中國高層官員們在賽場上,與平民一樣露出了悲喜交加的“可愛”一面。
——眾多外媒對中國官員的評價。奧運會上,中國領導人凸顯了親民的形象。所有人都能看到,觀賽時,這些往日嚴肅謹慎的政治家毫無例外地脫下西裝,穿上休閑的襯衫或T恤。他們已經不是以領導人的身份出現在觀眾席上,而是展露出普通人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觀眾和媒體并沒有將很多的關注放在領導人身上。所有觀眾,包括領導人都陶醉于比賽本身。
這種展示自己的中國式決心和耗費是無法復制和持續的,就算中國可以,整個奧林匹克運動也無力朝這個方向發展。
——壯觀、宏大,贏來西方媒體的好評如潮后,貌似中國已經把奧運的標準提升到了這樣一個非凡的高度。但BBC的體育記者也嚴肅指出:“中國式”辦奧運顯然不是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唯一正確方式。“奧林匹克需要考慮狂歡過后它在主辦城市所留下的遺產和足跡,它也需要重新權衡它真正代表的精神。”
一個成熟的民族,當然應該用這種積極的方式,去接受所有的競技體育結果。
——時間定格在8月18日11時50分,劉翔一個人默默地離開,運動服后背清晰地顯示著運動服號碼:1356號。這一刻,奧林匹克運動給作為東道主和觀眾的我們出了一道難題。幸運的是,中國人接受了這個考驗。7月13日《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了英國著名記者古德博蒂的文章《假如劉翔輸了》中的評論。體壇周報副社長顏強認為這種看法具有很強的預見性,“古德博蒂的觀察,體現出了他對我們在劉翔身上傾注過多熱情可能帶來的消極效應,北京2008,其實正是一個讓中國社會真正進入奧林匹克生活方式的機會”。
肯定是地瓜使博爾特奪冠的。
——北京奧運新百米飛人博爾特的父親談兒子奪冠時信誓旦旦地說。他還表示牙買加的特產地瓜能給予選手們力量。在牙買加,地瓜被認為是一種對人非常有好處的食品。在中國,地瓜不做主食已多年,久甜不思苦,過于優越的培養環境使“嬌驕二氣”在部分運動員身上漸漸顯現。
謝亞龍下課!
——隨著國奧屢戰屢敗,奧運足球各分賽區紛紛喊響“謝亞龍下課”。這雖然不是一個娛樂事件,但謝亞龍成功地將一個歷來用于攻訐不稱職者的詞語變成一個全民娛樂的專業用語。當賽場上一圈圈人浪掀起的時候,赫然的伴奏音便是“謝亞龍下課”。從上海沈陽的5萬人同喊到鳥巢體育場10萬人齊聲歡呼,“謝亞龍下課”已經超越“打醬油”,成為2008年度最熱門詞語,而且可以賦予任何感情色彩。
小潘是只老狐貍。
——面對SOHO 中國9月的全面提價,一網友如此評論。潘石屹在房地產界素以機敏善變聞名,若在去年此時宣布提價,肯定會招來主流媒體一致的口誅筆伐。但是在現今市場極端不明朗的情況下,這樣的舉動,無疑是再次充當市場走向的風向標。對過往、現實市場面和政策面的精到把握,讓他常有驚人之舉。的確,死氣沉沉的市場確實需要一條鲇魚來攪動一下。
老兵們不死,他們只是淡去。
——著名作家魏巍8月24日逝世,網上一時掀起悼念熱潮。他創作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影響教育了幾代人,作為一個時代的象征和見證者,我們真實地了解那個火熱的激情燃燒的年代。紅楊樹的倒下,再次提醒了我們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有多遠。
應該控制的是導致“體溫”上漲的因素,而不是“溫度計”本身。
——老胡在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對于長期經濟走勢的分析,老胡保持一貫的樂觀態度,但對于控制CPI,包括用行政干預手段,他認為有些做法不符合市場化原則。每次調整中,一批企業的出局是一種必然,出局后資源將向優秀企業集中,對經濟健康發展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欄目主持——白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