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YE NEWS
最近新聞
2月15日,建業集團2025年管理年會在鄭州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部、業務集團、集團直屬公司以及各...
7月27日,建業集團2024年中管理會議在鄭州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部、業務集團、集團直屬公司以及...
...
統一思想 堅定信念 明確方向——建業集團召開2023年中工作會議
2023.07.117月10日,建業集團2023年中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聯席董事長劉衛星、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部、四大業務...
1月29日,建業集團2023年管理年會在開封建業鉑爾曼酒店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聯席董事長劉衛星、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
藉助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人口資源優勢以及加入WTO契機,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蓬勃發展,強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有效地緩解了體制改革過程中的就業壓力。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6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億人,實現人均月收入2290元,約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8.95%。
但也應注意到,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多異地就業為主,以河南、安徽、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居多。大量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由于長期處在流動狀態,每年平均有效工作勞動時間僅為10個月,全年收益約20%用于交通支出,既增加了社會公共資源與個人收入支出,又加劇了社會治安、交通運輸、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社會矛盾。而對于不少想要回鄉務工或者在家創業的農民工,卻也不得不面對,本地產業發展和配套的滯后,籌建創業資金和獲取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不足。隨著未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的速度也必然會加快。如果城鎮沒有足夠的就業吸納能力,那么農民市民化之后也就無法真正實現安居樂業。
就業始終是勞務輸出大省所面臨的基本問題,龐大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既是問題和負擔,也是資源和紅利。勞務輸出大省利用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建設勞動密集型產業園(以下簡稱“園區”),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平臺,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到勞務輸出地落戶,使農民在家門口轉化為產業工人,在城鎮化進程中融入當地社會,安居樂業,實現安居夢、就業夢與市民夢,為四化協調發展提供強力支撐。2012年外出農民工1.6億人,保守估計40%返鄉就業,即6400萬人,將惠及約2億人口,對緩解交通運輸、社會問題、子女教育與老人贍養等將產生明顯的社會效應,加速地區城鎮化進程。
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利潤低、以中小企業為主、產業聚集要求高等特點。加大財政政策扶持力度,創建優良的園區發展環境,對于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勞務輸出大省轉移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此,我建議:
一、加大公共基礎設施支持力度,促進園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在其周邊擁有完善的產業鏈條分工,建議中央政府對園區內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實施財政貼息,提升園區硬件條件,促進園區發展,使園區盡快形成人流、物流、資本流、信息流的聚集地。
二、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吸引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園區。河南、四川、安徽等勞務輸出大省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基礎配套薄弱、融資環境相對較差,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總體要素回報率低,為調動企業積極性,建議針對落戶園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前期項目建設階段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三、給予貸款扶持,緩解落戶企業的資金壓力。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資金實力有限,建議一方面協調金融機構在貸款額度方面向落戶企業傾斜,另一方面中央及地方政府針對帶動性強、吸納就業人口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戶企業給予貸款貼息,緩解資金壓力。
四、給予稅收優惠,減輕落戶企業的經營負擔。近年,受國內要素成本上漲、外圍需求疲軟、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利潤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建議給予落戶企業一定的稅費優惠,如減收增值稅、所得稅,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為落戶企業減負。
建議人:胡葆森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