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YE NEWS
最近新聞
2月15日,建業集團2025年管理年會在鄭州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部、業務集團、集團直屬公司以及各...
7月27日,建業集團2024年中管理會議在鄭州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部、業務集團、集團直屬公司以及...
...
統一思想 堅定信念 明確方向——建業集團召開2023年中工作會議
2023.07.117月10日,建業集團2023年中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聯席董事長劉衛星、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部、四大業務...
1月29日,建業集團2023年管理年會在開封建業鉑爾曼酒店召開。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聯席董事長劉衛星、副董事長王俊,集團總...
2009年以來,河南省將產業集聚區作為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戰略突破口。通過產業集聚區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帶動河南省產業升級;產業發展將創造大量用工需求,解決了農民進城的就業問題;農民“市民化”后,解放出的耕地將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按照企業(項目)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要求,大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
歷經四年的發展,遍布全省的180個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平臺、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拉動河南省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2012年,產業集聚區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63.9%,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4.3%,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8.3%。更為突出的是,產業集聚區在發展中堅持產城互動,統籌規劃城市建設與產業集聚區,增強了城市功能與就業承載力,有效促進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2012年,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達280萬人。蓬勃發展的產業集聚區對推動河南省經濟與社會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將產業集聚區定位于既是先進產業集中區、現代化城市功能區、科學發展示范區,也是改革創新試驗區。在產業集聚區建設與改革破題中,河南省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試梳理如下: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是產業集聚區建設的基本前提,河南省按照產業集聚區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三規”合一原則,形成相互銜接的規劃體系,實現統籌規劃、協同推進。同時,嚴把規劃審批關,加強規劃的宏觀指導功能,控制產業集聚區總量,避免盲目、重復建設造成同質化、無特色與資源浪費。
二、產城融合,互動發展。產業是城鎮化的基礎,城鎮化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產城融合發展是產業集聚區建設的首要目標。在產業集聚區建設推進過程中,河南省要求優化產業集聚區功能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完善產業配套和現代服務體系,促進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提高產業支撐和人口承載能力。同時,在城區與產業集聚區結合部規劃建設學校、醫院、商業服務等城市功能設施,推動產業集聚區與城區功能共享,互動發展。
三、針對性招商引資,發展產業集群。產業集聚區建設的關鍵措施之一就是圍繞特色主導產業招商引資。河南省以產業集聚區為平臺,緊緊抓住產業轉移步伐加快的機遇,圍繞各產業集聚區的特色主導產業,強化針對性招商引資,瞄準重點區域和龍頭企業,吸引帶動配套和關聯企業跟進轉移,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四、搭建三大平臺,突破發展瓶頸。為破解產業集聚區建設所需的資金及土地瓶頸,河南省重點搭建了投融資平臺、擔保平臺和土地整理平臺。在投融資平臺建設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吸引民間資本,壯大投融資平臺實力,提升多元化融資能力。在擔保平臺建設方面,一方面對產業集聚區擔保平臺加大財政收入,提高擔保能力;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省投資集團擔保公司作用,積極為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融資提供擔保服務。同時,完善土地整理平臺建設,推動盤活閑置土地和低效使用土地,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潛力。
五、創新體制,提升效率。為增強產業集聚區發展動力,河南省積極探索,創新體制,出臺了《河南省產業集聚區機構編制管理指導意見(試行)》,賦予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縣級經濟管理權限,理順了產業集聚區與所在行政區域的管理關系。同時,要求省轄市、縣(市)的國土資源、環保等職能部門向產業集聚區派駐人員,實現產業集聚區與市級職能部門業務直通,提高工作效率。
六、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可持續發展。為推進集約用地、節能減排增效、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在土地利用方面,河南省以提高土地投入產出強度、容積率等指標,建設緊湊型產業集聚區。同時,創新土地管理方式,對產業集聚區低效使用的建設用地,實行政府主導下的流轉制度,促進企業優進劣出、騰籠換鳥。在環保方面,按照“先規劃環評、后項目審批”的原則,嚴格控制能耗高的低水平項目建設,同時,引導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等,降低資源消耗量,推行綠色制造,建設生態園區。
七、政策扶持,激勵發展。為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河南省出臺了財政激勵、費用減免和投資補貼政策。其中,對于地方政府,省級從產業集聚區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中所得收入,按“核定基數、超收返還、一定三年”的辦法,省分成“三稅”收入比核定基數超收部分,全額返還產業集聚區。對入駐產業集聚區的企業,除中央規定的收費項目外,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對于具有較強公益性和示范帶動的服務業項目,按原則上不超過投資總額的10%予以補貼。一系列激勵扶持政策的出臺,調動了地方政府、企業等各方力量的積極性,對于推動產業集聚區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實踐證明,河南省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抓手,推動“三化”協調發展的做法是正確的。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經濟底子薄、人口規模大,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縮影,在產業集聚區建設中所取得的經驗和不足對我國的城鎮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探索意義。因此,為推進我國“四化”協調發展,尤其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方面,我建議,將河南省作為我國城鎮化戰略的試驗區,將各種改革的在這里先試先行,邊實施邊總結邊推廣。如此,可以避免在這一重大戰略在全國范圍內同時展開過程中,重復交巨額學費的可能,確保城鎮化真正成為推動我國社會全面進步的新動力。
建議人:胡葆森
2013年3月